题图图说:郭辰(右三),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专家,援藏任日喀则市人民医院放射科主任。
雪域高原日喀则,神秘又充满魅力。对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医生郭辰来说,当地的一切都有着独特的吸引力。
去年9月下旬的一天,郭辰跟随着日喀则市人民医院放射科次仁国杰主任、穆龙龙主任前往扎什伦布寺藏医院放射科交流工作。
扎什伦布寺藏医院,位于日喀则市的扎什伦布寺内,初为寺院内部的藏医学校。1954年,扩建并更名为“扎什伦布寺吉纳藏医传习医者之州”藏医学校。后来,逐渐发展成“藏医特色为主,藏西医结合”的综合性医院,集医疗、科研、制药、继续教育于一体,设有综合门诊部、药浴部、诊疗室等。医院在坚持藏医诊疗基础上,引进B超、X光机、CT、心电图等现代化设备,为日喀则市民游客提供多元化的医疗卫生服务。
放射科位于医院一楼,配置X光机、CT机各一台,两位放射医师仔细地为患者完成信息登记、病史询问、检查部位确认、体位摆放、摄片检查及检查报告发放等事宜。随后,藏医院放射科主任介绍近来工作情况,并拿出一些疑难病例与大家讨论。
郭辰发现,藏医院X光机的校准有些许偏差,需联系工程师上门调试;CT报告模板也有待更新;影像报告远程诊断上传仍有提升空间。
临别时,看着两位藏族医师正在认真学习放射科的相关专业知识。郭辰有感而发地说:“藏医院之行,让我深刻体会到基层医疗的不易。”在城市医疗机构中,医生们或许早已习惯先进的医疗设备、完善的医疗体系和充足的医疗资源,然而在基层,情况并不相似。比起单纯将专业理论知识带到基层医疗机构,更重要的是,我们需要深刻了解当地科室运行过程中碰到的实际问题。比如:影像设备的使用、保养和调试,摄片操作规范,新技术的引入与教学,远程阅片指导,放射检查流程优化,科室人员培训与进修计划,以及硬件方面的需求和升级、放射防护规章制度完善等等,不一而足。麻雀虽小,但各个细节缺一不可。一个成熟科室的运行,需要方方面面的经验传授。
平日里,郭辰在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和上海“组团式”援藏医疗队的其他队员们协同合作,履行好白衣天使的职责。业余时间,他喜欢看球、看电影。
犹记得,今年1月7日,日喀则市地震发生后,郭辰中断在上海的休假,随医疗队共同返回日喀则市人民医院。抵达医院后,他立即与科室内同事交流,了解科室运作情况,并书写放射检查报告,尽快为临床相关科室的伤员提供有效放射诊断。同时,与临床科室医生相互配合,对于比较紧急、特殊的伤员讨论读片,尽早解决临床医师诊疗救治中的疑问。
“医疗援藏是一次深刻而难忘的人生旅程,它不仅是对专业技能的一次挑战,更是对心灵的一次洗礼。藏医院之行、震后救援丰富了我的援藏经历,督促我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地分享更多专业知识。”郭辰感慨道,都说言传身教,“我希望自己的点滴举动,能为当地医院科室成长、提升医生专业素养、培养一支‘带不走’的人才队伍有所助益。”
聚富配资-炒股杠杆平台排行榜-实盘10倍杠杆-股票配资开户多少钱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